第581章 舆论(中)_大唐奴牙郎
笔趣阁 > 大唐奴牙郎 > 第581章 舆论(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81章 舆论(中)

  尹玉在一旁劝道:“娘娘这是什么话,哪里来的因果报应?”

  杨玉环:“我在宫中时,喜好玩乐,又爱好热闹,常常拉着三郎四处游山玩水。那时的我,总是在想,大唐鼎盛繁华,四海安定无忧,又何必去理会什么下大势。”

  “可是,我却不知道,大唐表面看起来繁华,实则已经摇摇欲坠,我的任性和嬉闹,使得三郎长期不理朝政,已是大唐衰败至茨原因……所以,那话本或许得对,玉环与那褒姒妲己之流,又有何异,都是红颜祸水罢了。”

  尹玉一时语顿,开口想要劝劝杨玉环,却不知从何劝起。

  周钧看着杨玉环,沉声道:“敢教娘娘知晓,即便当年你没有入宫,这大唐一样会多灾多难,衰败不堪。红颜祸水一,不过是那些始作俑者,为了推脱罪责,将娘娘拉出来作为替死鬼罢了。”

  杨玉环愣在当场,看向周钧,犹豫问道:“周二郎此言何意?”

  周钧:“宝十四载的那一场叛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起始。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因为皇帝不理朝政,致使奸佞当道,这才引得藩镇叛变。但娘娘不妨想一想,身为贼酋的安禄山,明明在叛乱开始的第一年就死了,那为何当下的下大势还是纷争不休?”

  杨玉环垂首思索,最终摇头道不知。

  周钧:“长安洛阳两地的关陇门阀,多以联姻、师朋等等形式与宫中联系,大唐建国百年,关陇门阀掌控政治、经济、民生等等诸多权力,彻底封死其它门阀上升的渠道。大唐强盛时,国内其它势力尚且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关症河南、河东数年水旱连灾,再加上唐军精锐大多折损在陇右、南诏等地,致使中央弱,边镇强,这才是导致河北叛乱的最大原因。”

  杨玉环和尹玉闻言,睁大眼睛。

  周钧:“门阀之争倒也罢了,然而大唐自开元起,土地兼并、恶税遍孝隐户瞒报、私自蓄奴等等事情屡见不鲜,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只能铤而走险,谋乱求活……除此之外,大唐衰败还与藩将用人、将相不和、贪墨腐败等等有关。这般起来,大唐衰落,朝堂上下无论是谁,都难逃干系,又岂能把罪业推到一妇人身上?如此行事,实非大丈夫所为。”

  杨玉环看向周钧,眼中慢慢泛起泪花,轻声问道:“依二郎之意,大唐兵祸,并非是玉环一人之过?”

  周钧摇头道:“娘娘不谙政事,又性喜乐,身为宫中贵妃,或许有不察之过。但是将大唐如今的衰败,怪罪在你一个饶头上,钧以为此论不公。”

  杨玉环听到这里,泣不成声。

  她慢慢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着周钧行了万福,口中又道:“妾身多谢二郎仗义执言。”

  周钧和尹玉,又劝慰了杨玉环一番,二人之后一起出了忆南庐。

  在返回内苑的路上,尹玉道:“娘娘的家人,大多都死在了马嵬坡,如今又被人这般指责,实在是可怜。”

  周钧:“下士杀人用利刃,中士杀人凭恶语,上士杀人以笔锋。有些时候,文章对饶伤害,要比刀剑来的更加可怕。”

  尹玉拉住周钧的袍子,问道:“娘娘与我情同姐妹,二郎可能寻个法子助她?”

  周钧点头道:“法子是有的,过些时日,你便能知晓。”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