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意料之外_大唐奴牙郎
笔趣阁 > 大唐奴牙郎 > 第642章 意料之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2章 意料之外

  他倒是没想到,李隆基居然会先一步,提出了改姓易宗这个方案。

  周钧与封常清商议时,定出称帝的几个办法。

  改姓易宗,逼迫皇帝禅位,必要时甚至使用武力,就是其中的一种。

  然而,用这个办法来取得皇位,会有许多麻烦。

  其中,最大的一条,就是自己以后行事,会被李唐二字束手束脚。

  所以,相较而言,周钧在心中,其实更倾向于改天换日,重造乾坤。

  但是,另立新朝,相比继承李唐皇位,麻烦会更多,难度会更大。

  北唐如今占下了安西、北庭、河西、河北、关中等地区。其中安西和北庭地区的忠诚度最高,倘若周钧另立新朝,这两个地方的人民一定会跟随。

  但是,从人口分布上来看,安西和北庭的总人口,才不过一百五十万人,其它诸如河西、河北、关中的人口,差不多接近千万人。

  如果周钧真的建立新朝,河西、河北、关中必定会存在心向旧唐的人士,到了那时,内部分裂,天下大乱,原本的局势会更加错综复杂。

  躺在病床上的李隆基,看向周钧说道:“朕有意收你为义子,但你也要答应朕的三个要求……”

  周钧皱紧眉头,说道:“陛下请说。”

  李隆基:“一、你登基那日,朕要你指天为誓,不得悖唐;二、继得皇位之后,必须善待宗室;三、朕的皇陵,早先置在关中蒲城,朕死后当安葬于斯。”

  说完这三个条件,李隆基似乎是用光了全身的力气。

  他牙关紧闭,在床上开始抽搐不停,形状可怖。

  尹玉见状,连忙疾呼太医。

  待医师赶来,用金针稳住了李隆基的病情,周钧将其带到屋外,问道:“我见陛下思绪清楚,言语如常,怎么会突然犯了病?”

  医师向周钧行礼道:“回禀丞相,陛下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其实身体已经透支,如今仅仅只是因为存了执念,靠着一口心气在续命。”

  医师的这一番言论,与周钧料想的回光返照,几乎一样。

  于是,周钧又问道:“依你来看,陛下还有多少时日?”

  医师朝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说道:“恐怕不到十日了。”

  周钧叹了一声,点点头表示知晓了。

  陛下病重,杨玉环执意要留在宫中,周钧便先将尹玉送回府中,接着又去了尚书省职事。

  这一路上,周钧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究竟是答应李隆基,改姓易宗,来登基为帝;还是干脆一步到位,另立新朝?

  周钧一阵苦思冥想,最后到了尚书省的议事堂中,打算写一封信寄给长安城中的孔攸,向后者问一问分析和对策。

  信才写到一半,封常清突然从院外冲了进来,径直朝堂中走来,口中还大喊道:“丞相,河湟军报!”

  周钧停下笔,看向门外,见封常清脸色凝重,不由皱眉道:“坏消息?”

  封常清点了点头。

  周钧沉声道:“说吧。”

  封常清:“西路军克石堡城,入大非川,与吐蕃大军对峙于托合隘口。吐蕃山隗军从龙羊峡攀上峭壁,偷袭了后营的莫离驿,切断了西路军的补给线。西路军不得已只能向北撤退,主帅申叔公为了掩护大部,率领一万唐军断后,战死于切吉城南。”

  周钧闻言,手中的笔,掉落在了案台上,墨渍染污了纸张。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