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试试_四合院:百倍返还
笔趣阁 > 四合院:百倍返还 > 第82章 试试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章 试试

  第82章试试

  “让我试试吧。”

  李建东自告奋勇说道。

  虽然锻造推进杆,这种大件不是钳工车床可以操作的。

  但,李建东的像素眼,起码可以当做卡尺,帮助提醒铸造车间的工人减小误差。

  “李师傅,您能行吗?”

  秦工的女儿秦晓丹问道。

  语气虽然是疑问,但她的目光中却是期待。

  其他人也是一样,哪怕明知道李建东不是锻工,但都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信任。

  “应该差不多,死马当活马医,实在不行咱们再想别的办法。”

  李建东没有把话说的太满,毕竟实际操作的人不是他,他只是提供一双眼睛而已。

  眼下也确实没有什么别的更好方法,既然李建东愿意试试,秦总工等人也只能选择相信他。

  接下来便是准备工作,因为李建东之前没有真正参与到这次研发,只是起一个调度配合的作用,所以第一步就是给他讲解,推进设备的图纸细节。

  李建东有绝活机械精通,发现不只是对运行的设备有理解,对这些机械配件也是一点就通。

  甚至,他还发现了,这些配件之中,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不过,现在主体设备已经完成,只差一个推送杆而已,而且这些可改进的地方,对设备运行帮助不是特别大。

  所以,李建东也就没有当场改进,而是按照之前的设计来进行锻造。

  负责和李建东配合的,是锻工车间的一名8级工,也是全场唯三的8级工之一。

  不得不说8级工还是靠得住的,在李建东的像素眼帮助下,只用了两次,就圆满锻造出合格的推进杆。

  秦总工等人一刻不停。

  当天晚上加班加点,把设备组装起来,然后第二天一早,就开始进行新一轮的试车。

  李建东这次依旧在旁观看,当一轮试车结束后,钢坯还没取出,李建东就知道这次加热成功了。

  果不其然。

  钢坯被从三段炉中推出,表面平滑整体完整,跟用进口设备加热出来的钢坯成色一模一样。

  “成了,我们成功了。”

  “太好了,太好了。”

  “哈哈哈哈,我们终于做出,咱们自己的加热设备了,呜呜呜……”

  半年多的拆装和试车,无数次的失败。

  终于换来最后这一次成功。

  几名年轻的工程师不禁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秦总工也非常振奋的挥舞了一下拳头。

  “李主任,真的谢谢你,如果没有你就没有咱们的三段式加热炉。

  说实话,以您的能力,当一个生产副主任真的有些浪费了。

  如果,您愿意加入我们的话,我可以帮你写工程师助理申请。”

  秦总工作为南钢的总设计师,本身就是高级工程师,有这个申请助理工程师的权利。

  而且,现在他们正在搞研发,如果这时候申请了助理工程师。

  甚至可以不用去学校进修,直接以实习代替学习,研发结束后,可以直接转为正式工程师。

  按理说技多不压身,多一个工程师名号,并不会影响李建东继续当他的干部,反而还可以额外获得一份,研发补贴。

  但李建东并不差这点钱,也不差一个工程师的名号。

  他现在不管是名,还是利,都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光是自建水电站就让他名气大涨,远远比普通工程师要有名气的多。

  而一旦有了工程师身份,上级突然有任务要你去做,你要不要去?

  不去是不可能的,可如果去了,就必然会被限制自由。

  李建东并不是不愿意为国效力,但他有收徒系统,只有在不停的收徒过程中,才能获得最大提升。

  现在的他虽然已经有许多技能,但满级的只有钳工和维修工。

  然而,就只是这两个简单的技能带来的绝活,就轻易解决了十名工程师,几个月都没解决的问题。

  如果其他技能也满级呢?

  到时候工业、农业、医学,还有其他技能都满级。

  李建东坐镇中心,派出徒弟们到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这难道不比他现在刚有一点能力,就自己单打独斗要香的多吗?

  所以李建东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对方。

  “秦工,还是算了,相比起自己搞研究,我更喜欢教徒弟,而且我也更擅长教徒弟。”

  秦总工还不死心的说道:

  “李主任,你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说实话,就算你教出再多好徒弟,加起来也不一定能比得上,你在工业设计方面的造诣。

  听我的,你还是好好考虑下,走工程师路线吧,我们工程师的待遇,和为国家做的贡献,可不比当干部低。”

  旁边另一名工程师也附和道:

  “是啊,李主任,我们总工的待遇级别,跟你们杨厂长一样,以您的工业天赋,将来成就未必追不上我们总工,如果您当干部,敢保证能升到杨厂长那个位置吗?”

  他们说的都是实话,但他们不懂李建东。

  “秦工,王工,还是算了,我自己的水平自己清楚,你们如果后面研发,有需要我的地方,尽管吩咐,至于考工程师就不用了。”

  李建东再三拒绝,秦总工等人也只能无奈叹气。

  接下来的研发过程中,李建东被邀请全程参与。

  在像素眼和机械精通两大绝活加持下,李建东几乎每次都能一眼发现,秦总工他们模仿外国设备中的缺陷。

  有了他的提醒,研发速度提升了无数倍,前期用了大半年才搞定加热设备,后期只用了三个月,就把剩余部分仿造了出来。

  并且,李建东在秦总工他们研发过程中,还对设备进行了一些改进,使得最终轧钢厂效果提升7%,效率提升了18%。

  看起来提升不多,但已经接近世界先进轧钢水平。

  “秦工,恭喜啊,咱们自主研发的设备终于完成,以后咱们就不用总看外国人的脸色轧钢了。”

  设备研发成功这天,厂子里的领导们全来了。

  杨厂长,周副厂长,戴主任,汪主任等,还有李怀德也在。

  作为工业部派过来的研发小组负责人,李怀德只不过是挂名来镀金的,平时很少去研发车间,

  只在几次成功试车后,到现场看过几次,但就算这样,也依旧轻轻松松就把功劳赚到手了。

  羡慕也没用,谁让人家老婆家里有人呢。

  “杨厂长,说来惭愧,本来让我们来北城搞研发的时候,我们还有点不情愿,谁知道后来才发现,咱们厂里有能人啊。”

  秦总工说着看向李建东,然后继续道:“杨厂长,各位领导,虽然这次是我带队研发,但是我真的不敢说是自己的功劳,相比起我们做的那点事,咱们厂的李建东主任,才是居功至伟。”

  “哦?李建东又干什么了?”

  杨厂长眼前一亮,他一开始也很关注这个自助设备研发。

  毕竟是在红星轧钢厂做研发,成功了他这个当厂长的,肯定也有一份功劳。

  但是,后来连续关注了几个月,秦总工他们连第一个课题都没攻破,杨厂长也就懒得再去关注了。

  没想到又过了不到半年,自助设备竟然就研发完成了。

  所以,他并不知道后面李建东做的那些事。

  不只是他,其他领导除了李怀德之外,没人知道李建东这几个月都做了什么。

  直到秦总工把李建东的功劳一一列举出来。

  众人才发现这次的自主设备,好像根本就是李建东一个人研发出来的,每一个设备都有他的参与,而且都是给出关键性的意见。

  “好好好,太好了,建东你真是给我们红星轧钢厂狠狠的长脸了。”

  杨厂长非常高兴,李建东是红星轧钢厂的人,自己的人在自己地盘上,研发出新设备,说出去可比外人来搞研发要好听多了。

  轧钢厂的其他领导们也很振奋,之前让南钢的工程师来当总负责人,他们心里可是憋屈了。

  李建东这是狠狠的给他们争了一口气啊。

  “李主任,恭喜啊,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等这次的研.!1发结果送上去,你这个副主任的副字可能就要摘掉了。”

  “汪主任你可要小心啊,要被年轻人超越了。”

  “哈哈哈,被年轻人超越是好事,我老汪这么大岁数了,如果建东真的看的上我这个位置,我当场原地退休支持他。”

  “不至于,不至于,汪主任太抬举我了。”

  领导们都很兴奋,说的话也相当爆炸。

  不过,干部之间很少有正负职互换职位的,领导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故意激化这种矛盾,副职转正,把原先的正职挤下来,你让原先的正职怎么想,人家不要面子吗?

  所以,就算升职,李建东估计也是去其他部门干正职

  虽然当干部时间不久,但是李建东对于职场上的这些规矩,还是了解一些的。

  事实也跟他想的一样,后勤主任临近退休,主动从管理岗位退居二线。

  李建东凭借自主研发轧钢设备的巨大功劳,接替了对方的后勤主任职务,一举从副职转成了正职。

  而另一位来镀金的李怀德,也凭借这份功劳留在了轧钢厂,只不过他的职务是宣传处主任。

  别看后勤主任排名靠后,实际权力跟生产科副主任差不多。

  但,这一正一副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中最大的差距就是,后勤主任属于领导班子成员,在轧钢厂的重大决策,以及领导任命中有投票权。

  而生产科副主任就没有这两样权利。

  别说生产科副主任,就算是政值处的副主任也一样。

  只有轧钢厂的两名正副厂,长和16个部门主任才算高层领导。

  “建东,怀德,恭喜你们两位加入咱们轧钢厂的领导班子,我先代表咱们厂全体干部工人,敬你们一杯。”

  李建东和李怀德的升职宴上,杨厂长带头致辞敬酒。

  李建东自然是喜气洋洋,而李怀德则有点不开心。

  因为他这次只认命了一个宣传科主任,虽然也是班子成员,但排名非常靠后。

  按照李怀德之前跟家里人的计划,这次自主研发,起码需要三到五年时间。

  这段时间,他正好在轧钢厂熬资历,等自主研发结束后,直接凭借功劳当副厂长。

  可谁知道,因为李建东的参与,原本计划3到5年才能成功地研发,竟然在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

  李怀德才过来一年,首先资历不足,当副厂长有难度,而且因为研发时间过短,导致领导以为这次的研发很简单。

  所以功劳上面,自然也少给了许多。

  李怀德原本在工业部的时候,就是科级干部。

  现在成了轧钢厂的宣传科长,依旧是科级干部。

  这不但等于是平调,而且想要升副厂长之前,通常还要先去政值处任职一段时间。

  毕竟政值处主任也是预备副厂长,几乎每个单位主要领导升职前,都是从政值处提拔的。

  也就是说李怀德想要干副厂长,还需要再提拔两次,所以他当然有些郁闷。

  一顿升职宴吃完,杨厂长单独留下李建东。

  “建东啊,对于这次去后勤处任职,有没有什么想法啊?”

  李建东知道杨厂长有事要和自己说,就答非所问道,

  “杨厂长,谢谢您这么信任我,给我管理后勤的机会,我一定在新的岗位上好好干。”

  “嗯,好。”

  杨厂长点点头,他刚才的话只是一句开场白,现在才进入主题道:

  “建东,你是我加入轧钢厂这么多年来,见过最有能力的,按理说让你到后厨来干是屈才了。

  但是你要明白,后勤主任再怎么说也是班子成员之一,你知道班子成员意味着什么吗?”

  李建东点点头:“知道,意味着有投票权。”

  杨厂长笑道:“对,意味着有投票权,但也不只是投票权,还意味着你可以继续往上升。”

  见李建东听的认真,杨厂长便继续说道:

  “你知道汪主任年龄大了,但他距离退休还有三年多时间,如果你想按部就班的从生产科往上爬,起码得等两年才能等到他退居二线。”

  “虽然生产科的排名在后勤处的前面,但是都没有资格直接提副厂长。”

  “想要提副厂长,就必须先去政值处,而你如果表现的好,下一次再有班子变动,就很有机会直接越过生产科主任,直接任命政值处主任,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李建东点点头,他明白杨厂长的意思,这是准备把他当心腹培养。

  杨厂长的意思是想让自己在下次竞选的时候,有资格直接竞争政值处主任,这样以后才有机会提拔副厂长。

  这个升迁路线十分明显,李建东一听就明白了。

  而且他从杨厂长的话里听出了一丝急切,难道是他已经知道轧钢厂的领导班子要有大变动?

  “杨厂长,是不是戴主任快要进步了?”

  既然杨厂长跟自己说话毫不避讳,连升迁这种事也直接说出来,李建东当然也不再遮掩。

  有时候提一些敏感问题,反而更容易增加彼此的行人。

  杨厂长听到他敢问这种问题,不但没生气反而笑起来。

  搂着李建东肩膀说道:“你小子确实聪明,不过不是小戴要进步,而是咱们厂领导班子要扩充,之前只有一正一副好多事情忙不过来,再加上这两年一直扩建,所以经过领导考虑,准备给咱们增加一名副厂长。”

  “不过,这件事现在还在研究,具体什么时间执行还不确定。总之你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不要出去乱说,免得被有些人惦记上,到时候给你下绊子。”

  杨厂长对李建东可谓是关心到位了。

  当然,这也是李建东确实是个人才,几次三番为轧钢厂和他争得荣誉。

  先是太阳能发电,然后是水电站,再加上这次的自助设备研发,短短几年时间就让杨厂长和红星轧钢厂多次在领导面前受到嘉奖。

  整个轧钢厂只有李建东一个人在争荣誉,杨厂长不培养他培养谁?

  “杨厂长放心,这种事我肯定不往外传。”

  “嗯,我相信你。”

  杨厂长拍了拍李建东肩膀,然后就让他离开了。

  回到机关楼,汪主任已经把科室的人都叫了回来,准备给李建东搬办公室。

  “建东,恭喜啊,你这么年轻就进入班子,以后的成就不可限量啊。”

  汪主任笑呵呵恭喜李建东。

  虽然刚才吃饭的时候已经恭喜过了,但是单独恭喜才更显诚意。

  而且有些话也不好当着太多人说,比如不可限量这一句。

  如果被其他有野心的科室主任听到,说不定就要把李建东当成竞争对手,甚至敌人。

  “谢谢汪主任,还有各位同事,以后对我们后勤方面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咱们科室都是一家人,能关照的肯定没得说。”

  李建东客气了几句,引起一片叫好声。

  后勤处和生产科的办公室都在一层,这边汪主任让人帮李建东搬东西。

  那边后勤处的科员们,则是已经帮李建东腾出他的办公室。

  和原本的后勤主任做完交接,李建东就正式开始在后勤处开展工作。

  请收藏本站:https://www.qu70.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qu70.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